李新飆汗 別人以為尿失禁 【2004/12/13 聯合晚報】

李新飆汗 別人以為尿失禁
【戴安瑋】

「早知就不開刀了」台北市議會副議長李新是多汗症患者,與手汗症患者不同的是,他是頭汗症,被稱為「蒸籠頭」,天氣熱、運動時汗如湧泉。六年前接受交感神經開刀後,頭汗消失了,但受害更深,變成全身流汗,每天至少要換3、4套衣服。

他打開上身襯衫釦子,抽出一張張厚紙巾說,他平常就要在衣服裡面放厚紙巾吸汗,否則爬個樓梯、吃個便當,襯衫、褲子馬上濕透,別人還以為他尿失禁。問題是,他現在是政治人物,立委選舉時,必須每天輔選,成天汗流浹背,只好在車上換衣服。

他的衣服也因為多汗,不能買貴的,因為貴的要送洗,光是洗衣費就非常可觀,所以他都買容易洗、容易乾,能通風、排汗的材質。他的西裝褲輕又薄,但西裝就厚多了,非必要時才套一下。他的內衣褲更多,至少有15、20件,每天回到家都是一大堆衣服要洗。
他因此不吃酸的、辣的、熱的,否則也是一身汗。以前他超級愛吃辣,麻辣鍋是最愛,現在全部謝絕,因為以前頂多頭流汗,擦擦就好,如今是全身流汗,還好沒有狐臭,否則更難堪。
今年51歲的李新,從小就超會流汗,但愛運動的他,以為是運動造成的,不以為意,當兵時,戴上鋼盔,他的頭冒汗速度,比同袍快又多,班長常憂心忡忡的噓寒問暖,退伍後在建設公司工作,之後當過國大代表、市議員,朋友都笑稱他的頭是蒸籠頭。
45歲那一年,有位醫生朋友告訴他,可以接受交感神經手術解決,這位醫生還拍胸脯保證,手術後的「代償性流汗」頂多一、二年就會消失,他聽完後覺得可以試一試,未料開完刀後,除了頭、手外,其他全部都會流汗,而且流到現在。
如今,他的手、臉,因為不流汗而變得乾燥易龜裂,必須不斷擦乳液、手膏。他最近看到多位同是手術受害的手汗症患者站出來大聲疾呼,頗有同感的說,醫生在手術前應該與病患說清楚、講明白,以免更多人受害。

 
媒體評論
治療多汗手術為交感神經阻斷或割除,手術後造成患者交感神經嚴重失調,雖然達成原患部可以無汗的效果,但同時間卻會造成其他多種因交感神經失調的可怕後遺症,所謂嚴重性代償出汗問題,而引起的生活困擾。
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是藉由調整交感神經的興奮度來達成療效,可以讓出汗的部位的流汗量減少到比較正常的程度,調控神經的反應度,使過度反應的神經統恢復正常,因此降低生活上的困擾。

對於手術後的代償性多汗,採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也可以有效改善。根據過去的治療經驗來看,治療後的效果包括:
1.異常出汗過多的部位(如胸部、背部及大腿)出汗量會減少,開始出汗的時間比過去慢一些,出汗後也比較快停止。站立不運動會自動流汗的溫度,一般約提昇2-3度。
2.少數個案原先不出汗的部位(如手部及頭部)會少許出汗。
3.在室外溫度高於30度,正常人也會流汗時,這種狀況的大量流汗改善程度有限。原因是此時身體需靠流汗蒸發來散熱,然而代償出汗位置的散熱效果很差(都被衣服遮住,而且衣服濕透後不透氣),身體會覺得熱一直沒有散掉,所以會流汗不停。